当代金融家 | 魏革军: 金融创新探索 陕西自贸区建设的“四轮”推进器
▲ 魏革军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局长
2017年4月,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两年多来,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紧抓建设陕西自贸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引领创新、服务创新、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四轮驱动”金融创新工作体系,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建设发展取得良好成效。2018年,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以下简称“西安分行”)在全省38个省级部门自贸试验区建设情况督查评比中综合排名第一。
统筹增强金融政策措施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核心是制度创新。西安分行立足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和区位优势,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牵头出台《金融服务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意见》是在全面梳理市场主体金融政策需求的基础上出台的陕西首份金融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重点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跨境人民币使用、文化金融、现代农业国际合作等领域制定多项具体措施,积极发挥金融对试验区建设的引领、带动和促进作用。
持续推进外汇业务创新
试验区成立以来,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电子单证审核、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等23项外汇改革创新业务陆续落地实施,试验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1月,出台《进一步推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引导区内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等16条外汇创新业务落地陕西。2019年,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区内实施外债注销登记下放银行、灵活区内企业借用外债模式、区内企业直接投资等7项资本项目外汇创新业务,进一步简化外汇登记管理、提高投融资便利化。
注重改革举措配套组合
为加强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配套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统筹各环节改革,增强各部门协同,注重改革举措的“组合拳”。先后制定《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人民币业务信息报送操作指引》《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关于陕西省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交易服务平台的指导意见》《陕西省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7-2019年)》《关于金融支持陕西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实施细则,鼓励引导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发挥改革深化的溢出效应。
大力推动“陕西首单”落地
着力引导金融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业务创新,推动“陕西首单”落地试验区取得积极成效。如招商银行西安分行落地试验区首单应用区块链技术跨境直联支付业务;西安国际陆港集团在香港市场发行首只陕西自贸试验区企业外币债券;西安世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全省首只“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专项境外债券;西安高新风险投资公司发行全省首只、全国第三只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投债。2018年,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主导推动的“创新征信服务新模式”“文化企业股权融资”等4项案例被评为陕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2019年,“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入选商务部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促进跨境金融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跨境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改革与推进国家自贸区战略的重要结合点。2019年,西安分行按照“本外币一体推动、境内外立体联动、线上线下全面互动”的思路,启动陕西省金融系统“四扩大两可控”跨境金融创新三年专项行动,出台“陕西跨境金融创新50条”,引导激励金融机构充分挖掘市场主体需求,为试验区企业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跨境金融产品与服务。全省37家外汇指定银行积极行动,认真制订跨境金融创新规划,建立工作专班推动落实,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外汇局跨境业务区块链服务平台成功上线办理多笔跨境融资业务,银行融资审核效率大幅提高,有效防范了假单证融资和重复融资的风险;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和银行实际,创新开发了“普惠跨境金融创新产品”“跨境电子商业票据业务”“优质可信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方案”等一系列跨境金融服务。
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
以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持续开展跨部门流程优化,最大限度为企业办事减时间、减环节、减费用。如全面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通过积极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等电子渠道预约开户服务,推动银行积极整合各类申请协议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开户业务流程,提高开户效率和服务水平;增设征信服务窗口、自助查询网点等,自主研发陕西省征信查询网点导航程序,打通征信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由20个工作日缩短至即时办结、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外商投资企业存量权益登记六部门“多报合一”、资本项目外汇账户大幅压缩等,得到企业和银行的广泛好评;与税务局共享出口退税与出口收汇信息,推动税务备案电子化和网络化,提高试验区企业办税便利度和备案效率;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进一步将便利化范围从货物贸易扩充至文化旅游服务贸易等。
精准对接重点企业
为精准传导金融外汇政策、增强金融服务功能,2019年陕西省外汇管理系统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涉外重点企业工作,按照“业务对口、服务对口、属地对口、企业自愿”原则,创建“一人一企、一抓到底”常态化联系模式,以企业为中心建立信息直联、服务直通机制,致力为试验区企业提供精准化服务、提供专业化金融政策支持、探索特色化银企合作模式、促进便利化措施落地生根。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座谈,举办“4+3+N”专题调研。通过一系列近距离精准滴灌服务,充分听取市场主体诉求,发掘创新点、找到突破点,增加金融外汇政策措施有效供给,促进金融服务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着力打通金融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已与133家涉外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为三星半导体、隆基绿能、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等多家试验区企业纾困解难。
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服务
目前建立的12个自贸试验区(港)基本都是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区域依托,试验区与开发区具备联动发展的良好基础。陕西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通过“金融政策进自贸区”系列活动、人才交流、专项调研等,加强与各开发区的沟通互动,结合各片区产业特点和优势,大胆开展差异化探索,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贸中心园区等片区出台差异化金融政策措施,推动园区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如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提出《金融发展二十条》;推动灞自贸试验区“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服务本土出口企业及需要精准扶贫农户;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长安银科商业保理公司开展美元融资获批落地;等等。
创新信用金融服务新模式
通过政府搭建的信用金融服务平台,委托市场化征信机构开展服务,实现“园区+市场化”的政务服务、信用服务、金融服务一体化功能,为区内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积极引导5家银行针对性设计开发“税金贷”“中标贷”等信贷产品,截至目前,近千家企业通过该模式累计发布各类融资需求300亿元,实现融资对接180亿元。利用西安分行、西咸新区管委会、 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 “征信助力小微与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推进会,指导3家商业银行对16家民营、小微企业进行纯信用方式现场授信,授信额2.97亿元。
探索供应链融资新模式
按照“物流+贸易+金融”发展模式,持续探索供应链融资特色金融产品。创新开发“自贸票据通”,优先为名录内试验区企业实现一定的贴现、贷款优惠;针对中欧班列(长安号)铁路运单和多式联运提单贸易融资需求,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参与铁路运单质押融资创新,推动金融机构将铁路运单纳入认可的单证范围,积极探索引入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铁路运单融资能力。
创新“片区特色+跨境人民币”服务新模式
积极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杨凌示范区等借助跨境人民币业务,加快国际金融港、航空物流产业、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等建设步伐;探索创新文化金融跨境发展,推动境外发行人民币文化债券,树立陕西文化品牌;推行区内跨国企业集团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支持金融机构对“走出去”企业提供境内外人民币并购贷款、银团贷款等各类融资,支持拥有并购能力的头部企业通过战略并购延伸产业链,稳步将供应链延伸到境外,带动陕西省装备、材料、产品、标准、技术和服务“走出去”。
前景展望
展望未来,金融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大有可为,要更加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便利化和服务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一是找准战略定位,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加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力度,探索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济合作的深度结合,进一步发挥陕西区位优势以及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现代农业、人文交流等产业优势,增强试验区经济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提升向西开放的辐射力度,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二是鼓励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对外开放的原则,围绕“加强改革创新、提高发展水平、形成创新成果”,不断推动试验区在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对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市场需求较为强烈、边际效果较好、风险可控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倡导金融创新业务监管包容审慎、尽职免责的容错理念及机制,深入推进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
三是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功能。实施便利资金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进一步简化陕西自贸试验区企业资金跨境收付业务办理流程,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开放性产业,先行先试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运用科技手段开展跨境金融创新,加快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半径;拓展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
四是有效防范高水平开放下的金融风险。把主动防范化解试验区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鼓励开放创新的同时确保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强化监管协调,构建试验区金融安全网,全面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加强跨境金融风险流动监测、评估和应急处置,发现风险苗头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压降消除。 ■
原创声明:本号所刊登署名文章,如非特别说明,皆为原创或作者授权发表。